江南逢暖冬,梅花開得比往年早。詩人說,“有梅無雪不精神”,確是實情,沒有了踏雪尋梅的詩意,沒有了“雪里吟香弄粉些”的樂趣,多少會覺得冷清。但因為沒有冷雪寒潮來侵,梅開時間特別長,賞梅的機會便更多,也足可慰。
臘梅開的時候,總是在不經意間帶給你驚喜。一日晚間下班回家,匆匆走過屋后小徑,隱約聞到一陣清香,循香而去,果不其然,屋后的臘梅又開了。臘梅一開,沉悶的冬天忽然變得有生氣,這冷寂的磚墻瞬間便有了動感。
先是梅開待雪來,生出許多期待與暢想,許多美麗的詞句都會不經意地跳出來:“梅須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”,最是那一句“有梅無雪不精神”說到人的內心。于是,每天等待下雪,可江南的雪總是這樣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。在你殷切的等待、默默的祈禱千樹萬樹梨花開,使香的梅與白的雪來個完美的結合,隆重地將冬天送走,將春天迎來。然而,你越是等待,雪越是不來,像要同你作對似的。忽然有一天傍晚,天出奇的陰冷,雪風入骨,悄然間有小雪輕飄,于是,你準備好了相機、防凍的棉帽、冬衣,準備明早起來拍雪景,夜里居然輾轉反側,側耳傾聽,窗外聲息全無。當然下雪也無聲,希望總是在的。待早起,雪蹤全無,天依然陰冷,你的心像是失重了。在梅花樹下孤賞,梅倒是越發的香濃,一點也不因雪爽約而懈怠。但你看梅花似乎總覺缺少了一點。怎么辦呢?老天的作品,渾是老天來作主,你又奈何?就這樣,由冬入春,雪終究不來,我家的臘梅開了一批又一批,前前后后居然開了一個多月,精神得很。每次走過,我都會有意識地多停留一會兒,充分領受這一樹的清香無俗。有時興致濃,便摘一朵插到書桌上的韓瓶里,讓它伴讀。
次是梅開報春到,臘梅開后,紅梅、白梅、綠梅也次第而開!扒我膊粻幋,只把春來報”,贊的是梅花。確實是這樣,梅花開了,春天的腳步就忽地近了,一切都充滿著新希望,而人的心思也會活絡起來。身邊公園里的梅枝才放兩三花,早已一日看三回了。聞說超山梅花開,那蠢蠢欲動的心便按捺不住,約上三五知己,欣欣然往山中去。
江南有多處賞梅佳景,余杭之超山,蘇州之鄧尉,無錫之梅園,并稱為江南三大梅林,而超山植梅有千余年歷史,有素心臘梅、鐵骨紅梅等幾十個品種,并以古、廣、奇而名列其首。于我們而言,超山尤近,開車一個小時不到,便身處“十里香雪!敝,又是何等輕易可得的福利啊。
超山梅林遍布,首批梅花均已盛開,白的、紅的、綠的,參差其間,今天適逢陽光暖照,且因臨近年關,游人稀少,山中特別寧靜,尤適合盡情觀梅。同行的林老師來自臺灣,她看到這滿山遍野的梅林,且又如此寧靜,不禁心醉。她說,這片梅林要放在臺灣,必定人山人海,連山也要被踏平的。擅長攝影的吳先生超愛白梅,兩個長槍相機輪番操作,不亦樂乎,特寫的,遠景的,人與花,連同早春的氣息,一一收入鏡頭。超山之梅,別于公園觀梅,最突出的便是古與奇。公園的梅樹大多新栽,枝嫩且直,花開無奇。而超山多老梅,曲折多姿,梅花參差其間,千姿百態。最值得期待的是超山上尋古。中國有楚、晉、隋、唐、宋五大古梅,而超山獨擅其二。在超山觀唐梅、宋梅,那蒼老的枝干上,新長出一顆顆細小的花朵,最能體會生生不息的含意,而春天的氣息就是從這細小的花朵里頑強地傳達出來。
再是梅開喚醒百花來,隨之而來的桃李芬芳,于是“萬紫千紅總是春”,春濃了,綠深了,“但覺眼前生意滿”,梅花的使命也就盡了,讓群芳去爭春,梅自退隱江湖。江南的春天最美,梅花它不戀,它只是報春的使者,梅的這種“喚醒百花齊開放”的自我犧牲精神,贏得了詩人永遠的歌詠!爸灰蛘`識林和靖,惹得詩人說到今”,詩人“以梅為妻”的佳話至今傳頌!安皇軌m埃半點侵,竹籬茅舍自甘心”,寫出了梅的潔凈不爭。如此潔凈不爭的梅花,也為世外高僧所鐘。太虛大師圓寂前幾日,弟子印順要去杭州,便囑其:“就回這里來吧,帶幾株梅花來!”印順折靈峰之梅帶回供在大師靈前,作最后的禮別。梅花終是不俗的。
○徐玲芬,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,為中國作協會員,中國散文學會會員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。市女作家協會主席、鳳鳴女子詩社社長。著有《江南物事》、《門對孤山》等10多部散文集。
1.本網(桐鄉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桐鄉新聞網”、“錢江晚報今日桐鄉”、“嘉興日報桐鄉新聞”、“桐鄉電臺”、“桐鄉電視臺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桐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573-89399348 市府網:559348